市场需求与内部因素驱动行业快速发展
?应急充电是刚性需求,虽然需求的触发条件很高,但是庞大的用户规模,逐步扩大的铺设范围和养成的用户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用户电量需求的增长与电池本身电量的增长间存在供需缺口,也在推动着市场扩张。
?共享充电相对稳健的现金流与双渠道流量入口地位的优势帮助行业寻找新的增长点。
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市场规模:目前租赁业务约占整体交易规模的97.2%,其次为广告收入。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租赁业务交易规模达79.1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4.9%。
?供应链话语权:上游供应商分散且众多,但与高要求的运营商匹配的优质资源不多,与大厂合作有一定难度;下游优质点位入驻成本升高,话语权增强,用户习惯培养完成,行业提高收费标准。
?商业模式:分为自营模式、服务商模式与代理商模式,行业目前以前两种为主。
?盈利能力:直营模式下,2019年共享充电宝TOP4毛利率均值近25%,盈利水平较稳定。
市场格局日趋稳定,竞争加剧
?目前,无论是用户规模、设备铺设密度和广度,还是主营收入上,“三电一兽”都处于领先地位。
?竞争格局在2019年更加稳固,以租赁收入计算,2019年行业CR4高达84.9%。
?共享充电宝的核心竞争力归结为四个方面:资本、产品、运营以及规模,短期内资本实力仍是最重要竞争力,运营与产品随着时间推移重要性逐渐增加。
行业窗口期尚有较长时间,下沉市场与多元变现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疫情结束后三个月行业或有明显好转,二线城市的消费市场有望更快恢复。
?电池技术未见明显突破,租赁业务的红利期与创新业务的窗口期尚有较长时间。
?5G的爆发带来更多的需求,预计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在2021年与2022年快速增长。
?头部企业加快向三四线城市渗透,渠道商比重或短期上升。
共享充电宝市场需求的合理性
刚性需求与潜在用户是行业发展基石
首先,用户习惯和价格接受度往往被低估。在懒人经济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对低频应急需求,用户较少计较租赁价格和未来使用次数,因此较少考虑购买充电宝或者携带充电宝来替代应急充电服务。
此外,虽然共享充电宝的触发条件很高,但是庞大的潜在用户(截至2019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0亿户),逐步扩大的铺设范围和低线城市的拓展,带来了可观的市场空间。艾瑞咨询推测,2019年共享充电宝市场用户规模在2.5亿左右。
用电需求对共享充电宝的影响
用电焦虑持续增长,供需不平衡推动市场扩张
用电焦虑的持续增长推动共享充电宝市场的增长。2017年Q4至2019年Q4,移动互联网端用户的人均月度使用时长从73.8 小时增长至87.3小时。用户手机使用时间延长,碎片化场景增多。2019年12月移动端用户人均使用时长排名靠前的几类应用中,手机重度使用场景,如视频服务与游戏服务占据的位置。用户对手机的依赖和重度场景的使用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手机续航能力并未见质的飞跃,公开资料中对52款热门机型的测评显示,各机型在5小时重度使用后平均剩余电量仅为33%,此外平均充满电的时间达82.7分钟,充电需求与电量供给之间仍存在巨大缺口。
共享行业运营现金流分析
现金流相对稳健的共享子行业
共享充电宝行业实现盈利主要原因之一是稳健的盈利模式与现金流。对比共享经济的其他行业,共享充电宝为刚性需求,因此现金流入有保障,且由于产品成本较低,室内场景下损耗程度及维护费用较低,行业的现金流出主要在商户分成等人为因素可干预的方面。因此,市场的验证,更低的成本(此处是比较而言,共享充电宝整体运营成本后续分析)与更少的未知因素帮助行业顺利度过了2018年的资本沉寂期,行业也得以在2019年继续快速发展。
共享充电宝的流量入口地位
双渠道流量入口的地位逐渐突显
2019年,中国互联网单用户网络广告成本达714.7元/人。线上获客成本不断上升,众多品牌商、互联网巨头开始探索线下流量入口。共享充电宝由于物联网基因收割了大量的线下场景,与互联网的目标受众高度重合,正在发挥更多的引流价值。
首先,共享充电宝与优质点位可以实现双向引流,例如与连锁酒店的排他性合作,增强双方的用户粘性。此外,大机柜的屏显可以实现商场等场所和活动的营销推广。另一方面,目前多数充电宝提供免押服务,免押服务与信用挂钩,既为支付平台激活高信用的流量,又为用户提供方便。此外还有众多跨领域营销案例,例如与大IP合作定制充电宝产品来提升双方的品牌价值和好感度等。